第426章 东瀛硕鼠(1 / 2)

加入书签

当台风在大陆上肆虐的时候。

与此同时,东海。

风平浪静!

今年的台风,走位着实有些妖娆,早早地就在岭南和江南方向登陆。

只通过外围影响,给海对面的列岛送去了一些水汽。

因此,自古多灾多难的倭国,在今年难得迎来了风调雨顺的好气候。

然而,该国的最高统治者,孝德天皇“轻”的心情,并不像天气这么美丽。

“哦?百济和新罗,胆敢同时断绝对我日之本国的奉纳?

“韩人真是愚不可及,愚不可及啊,呵呵~”

轻的脸上浮现轻蔑的笑容,语气总体还算平静。

年轻的幕僚还跪坐在原地发呆,而深谙孝德天皇脾性的中臣镰足已经下意识地把脖子向后缩了。

果不其然,下一刻风云骤起。

孝德天皇突然脸色大变,怒斥道:

“敢触怒我日出之国,韩人就不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吗?!”

说着,他将手里的竹简用力掷出。

正好砸在年轻幕僚的头上,把他砸得头破血流。

可怜的年轻人捂着血淋淋的额头呜呜哀嚎,不敢怒更不敢言。

中臣镰足颇为同情地瞥一眼这个小倒霉蛋。

还是太年轻没有经验,谁谒见天皇不戴头盔啊……

看着家臣脑袋开花的狼狈模样,孝德天皇的心情终于舒畅了一些,回复了平时温文尔雅的态度,和气地问:

“还有其他消息要向朕汇报的吗?”

消息有啊,坏消息有的是。

比如新罗和百济都放弃了本国的货币、接纳大明的纸币了啊;

比如两国的核心产业都是向大明提供乌骨鸡、人参、鹿茸等经济产物,比如两国的粮食供应目前都高度依赖平壤了啊;

比如大明可以直接控制两国的高层官员任免,比如高、百、新三韩一体化方案已经提出了啊,云云。

上述这些“小消息”,连同百济国的内法佐平木仇突然“神隐”、整个汉城木氏因进门先迈左脚而被诛灭九族、半岛上政治立场倾向日之本的势力被系数清洗的“小事情”。

都被脑袋砸开窍的年轻幕僚当成了不值得汇报的小事情,给咽回了肚子里。

“没有了没有了,半岛无事发生……”

孝德天皇的笑容愈发和蔼:“真的吗?”

家臣脸上的汗珠愈来愈大:“真的真的……”

孝德天皇凝视着臣下片刻,重新在位置上坐正,挥挥手:

“朕知道了,汝退下罢。”

呼……小幕僚感觉这几秒钟过得和一个时辰一样漫长,如蒙大赦,捂着砸破的脑袋,双腿发软地退下。

中臣镰足可怜又可笑地瞥了眼他的背影。

年轻人还是太年轻,谁敢让天皇不痛快,天皇就能让谁快快地痛。

“爱卿。”孝德天皇开口道。

中臣镰足身体绷紧:“天皇陛下,有何吩咐?”

“你说……”天皇缓缓道:

“韩人虔心朝贡我国百年,为何在朕登基以后,突然就敢忤逆我国了?他们,是单纯想表达对朕的不满,还是对大政奉还天皇不满?

“他们难道是苏我氏的余党?”

不不不,陛下,我觉得您想多了……中臣镰足在心里吐槽,嘴上恭敬地回答:

“有没有一种可能,韩人只是找到了可以倚仗的后盾,所以才敢狐假虎威,悍然撕毁与我国的盟约?”

就算两人闭目塞听,把传递详细情报的家臣们都给轰了出去。

但是用膝盖想也能知道,韩人突然支棱起来敢反抗倭人,背后必有汉人指点。

“李明,一切的问题都源自于他……”孝德天皇恨得咬牙切齿。

天皇陛下的逻辑是这样的——要是没有李明,就没有辽东大开发,就没有高句丽被吞并一事。

华夏文明就没法与朝鲜半岛相接壤,如此便不能为百济、新罗提供直接支援。

那么,倭国的势力本可以继续渗透半岛,加深对三韩之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到这一步为止,他的推断还大致有点儿谱。

可是到后面,他的想象力就如同脱缰的野狗,越来越离谱了——

要是没有李明,他的大倭帝国就能横跨东海,攻略新罗、吞并百济,并以此为跳板北上平壤。

甚至顺势统一高句丽,将兵锋推进到燕山一线,和垂涎已久的中原对峙、争霸……

都不是不可能!

破案了,原来阻止他“布武天下”的最大绊脚石,就是那个李明啊!

至少在轻的眼里是这样的,东亚大陆上的诸君,除了李明统治下的大明,统统都是NPC,在日之本武士的屠刀下不堪一击。

“韩人果然低劣无能,连一个年少的新君都杀不掉。

“现在李明已经坐稳了三韩之地,朕如何还能把势力插上半岛?”

孝德天皇气氛无比。

明明是我先来的,怎么反倒让汉人把狗牵走了?

眼看天皇越想脸色越难看,中臣镰足试图把他的思路引开。

“相比起国外,陛下。如今苏我氏覆灭,诸氏族顿首,大政奉还、拨乱反正,国内一片欣欣向荣……”

“欣你妈的头!”

不料吹逼吹到一半,孝德天皇脸色再次大变,将砚台朝中臣镰足的脑袋丢过去。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国内诸大族顿首了吗?如顿!

大政真的奉还了吗?如还!

孝德天皇被国内这帮二五仔气得半死,正愁没地方出气呢,丢出去的砚台又快有准,直奔家臣的太阳穴。

所幸中臣镰足也不是吃素的,脑袋轻轻一偏,让砚台刚好擦着自己头皮,打到了又没完全打到。

既让天皇爽了,自己又没有受伤。

他心中为自己的机智暗喜,立刻换上一副悲切的嘴脸,噗通跪在地上:

“臣愚钝!”

看着老心腹狼狈的样子,轻的心情好了一些,语气和蔼地说:

“没什么,你不知道也正常。无非是国内各部族不服王化不听管教,让朕的政令难出难波宫而已。

“亡了一个苏我氏,结果全天下都成了苏我氏!”

以前有个苏我权臣集团,各路反贼都依附其上,虽然壮大,但好歹阵营泾渭分明。

现在苏我集团覆灭,就像粪坑炸了,把屎炸得到处都是。

所以,天皇的权力拿回来了点,但不多。

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轻的内心是很羡慕华夏的。

不仅因为华夏富,还因为华夏中央集权程度高,皇帝陛下说一不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要是他能有这么大的权力,他当天就让那群不听话的酋长统统剖腹自杀!

但是他没有。

所以,他才这么对半岛的归属问题如此耿耿于怀,对韩人突然反水“背叛”倭国勃然大怒。

不能对外扩张,就意味着无法转移国内的矛盾,各方的矛头无疑就会指向他这个天皇!

不行,必须向外征战,把矛盾外引!

“中国有句古话,叫敬酒不吃吃罚酒。既然百济新罗敢背叛我国,我国当率兵出海讨逆!”

孝德天皇重重地拍桌。

这结论把中臣镰足给搞蒙了。

怎么又绕回到外交问题上了?

国内豪族不听您的话,您找韩人的麻烦干什么?

“正是因为国内豪族不服朕的王化,所以朕更要对大陆用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