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流河(2 / 2)

加入书签

伊犁河不仅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陆河,也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一条国际河。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主源为特克斯河。伊犁河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坡,由西向东流,进入中国,在东经82°北折向北流,穿过喀德明山脉,与右岸的巩乃斯河汇合,北流汇合喀什河后,始称伊犁河;西流150km霍尔果斯河汇入后又回到哈萨克斯坦,继续西流进入卡普恰盖峡谷区并接纳最后一条大支流库尔特河,然后流经萨雷耶西克特劳沙漠区,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这就是伊犁河的发源及流经方向。

伊犁河的雅马渡站以上为上游,从雅马渡到哈萨克斯坦的伊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伊犁河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2万km2,年径流量1l7亿m3,多年平均含沙量0.59m3/s,伊犁河干流在中国境内长约442km,流域面积约5.6万km2,水资源相当丰富。由此可见,伊犁河是中国新疆境内径流量最丰富的河流。

伊犁河位于新疆境内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是中国天山水资源最丰富的山段。新疆集水区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3.5%;年径流量153亿立方米(已扣除从哈萨克斯坦流入的水量14亿立方米),占新疆地表径流总量19%;年均径流深268毫米,为新疆平均值的5.7倍,接近于全国年均径流深值。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伊犁河流域是相对湿润的地区。

伊犁河集水区可分四部分:

第一,特克斯河。年径流量86亿立方米,主要源自于哈尔克山北坡。

第二,巩乃斯河。年径流量20亿立方米,穿过西部的新源县,经巩留县与特克斯河汇合。

第三,喀什河。它的年径流量为39亿立方米。

第四,雅马渡以下共有39条小支流,年径流量为21亿立方米。

其中,在伊犁北岸共有16条支流,年径流量为18亿立方米;在南岸共有13条支流,年径流量为3亿立方米。

从经纬度上来看,伊犁河位于东经74°~85°、北纬42°~47°之间。伊犁河自伊宁市(中国境内)以下为通航河段,至哈萨克斯坦的巴卡纳斯港,可季节性通航,再往下可行汽艇。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木图州和塔尔迪库尔干州的伊犁河上,已修建卡普恰盖水库。水库于1970年开始充水,面积1850km2,容积281.4亿m3,库长180km,最大宽度为22km,平均深度为15.2m,最大深度为45m,水位变幅约为4m,为多年调节水库。这座水库可用于发电和灌溉,而且还是阿木图地区以及南部哈萨克其他各城市居民的休养地。

伊犁河流域在中国境内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的为176亿立方米,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为26.4亿立方米。伊犁河在中国境内的水能蕴藏量约700多万kw,开发条件较好的坝址有30多处,装机容量300万kw。现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32座,总装机容量约10万kw,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喀什河托海水电站装机5万kw,价值很高。与此同时,伊犁河流域的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也非常优越,适于灌溉、防洪、发电及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利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