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冰川地貌(2 / 2)
高原冰川是大陆冰川和山谷冰川的一种过渡类型,由于它发育在起伏和缓的高地上,所以叫高原冰川,又称冰帽,冰帽是指数千公里至50000公里的陆地冰体,规模巨大的山麓冰川和平顶冰川都是可以发育为冰帽的冰体。
四、山麓冰川
当山谷冰川从山地流出的时候,就会在山麓带扩展或汇合成一片广阔的冰原,这片冰原叫山麓冰川。
冰川的运动
冰川的流动速度很慢,要比河流的流动速度小的多,它一年只流动数十米或者是数百米,虽然也是会有一些快速流动的冰川,但还是比不上河流流水的速度。冰川运动是由冰的厚度和冰川下浮地形的坡度和冰川表面的坡度等因素控制,因此,处在不同位置的冰川,将会产生不同形式的运动。冰川的运动是由内部流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组成的。总的来说,冰川运动速度十分缓慢。但是,也有一些奇怪的冰川,在长期的缓慢运动或者是退缩之后,就突发猛进的向前推进。
冰川的侵蚀、搬动和堆积作用
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它的侵蚀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拔蚀作用、磨蚀作用和冰楔作用。
(1)拔蚀作用:当冰床的底部或者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从而变得松动,若这些松动的岩石和冰川冻结在一起,冰川在运动时就会将这些岩石带走,这就是拔蚀作用。经拔蚀作用后的冰川河谷,在后期的发展中,它的坡度是崎岖不平的,形成梯形。
(2)磨蚀作用:在冰川运动时,一些冻结在冰川表面的岩石,因受到冰川的压力,就会对冰床进行磨刻,称为磨蚀作用,经磨蚀作用的冰川,可以在基岩上形成带有擦痕的磨光面,这也为冰川进行提供了良好的证据。
(3)冰楔作用:有冰水融入岩石裂缝中,经反复的冻融作用时,体积进行热胀冷肃,从而造成岩层破碎,从而成为碎块。或者是从冰川两侧的山中坠落到冰川中,从而推动冰川前进。
冰川地貌的组合
由于冰川的类型和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冰川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冰川的地貌组合也是有区别的。同以地理位置的冰川的地理位置也是复杂多样的,最多可以超过20余种,但主要还是以侵蚀地貌为主。大陆冰川的地貌类型还是比较简单的,只有10多种,多属于冰碛地貌和水堆积地貌。而山地貌组合的特征是最明显的,多是呈垂直分带规律;大陆冰川地貌组合为水平分带规律,以终碛堤为界,在堤内是以冰碛地貌为主,在后来会发育成冰碛丘陵和冰退终碛堤等,而堤外以冰水堆积地貌为主,发育外冲平原、冰水三角洲和锅穴等地貌特征。这几种冰川地貌的组合都是比较明显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是很明显的组合特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