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磨坊之役(1 / 2)

加入书签

“梅塘夜会”是十九世纪末,法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最重要的一次聚会。

1879年的夏日,五个年轻的作家与年长他们十多岁的左拉相聚在梅塘别墅,在六个晚上的时间里,各自讲了一个关于普法战争的故事。

最后这六个故事被写成短篇,由「沙尔庞捷的书架」结集出版,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其中公认最杰出的一个故事便是莫泊桑的《羊脂球》,这也让他在文坛名声大噪的关键起点。

此后这六人便被称为“梅塘集团”,是“自然主义”最重要的作家阵营。

“所以我成了第七个?”莱昂纳尔心里琢磨着。

无论是“梅塘夜会”,还是“梅塘集团”,他当然都很熟悉。

只是来这个世界太久了,差点忘了在1879年还有这事,结果稀里糊涂就参与其中了。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莱昂纳尔也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名垂文学史的逸事。

这个话题是如此沉重,夏夜的虫鸣也识趣地噤声,只剩下河水潺潺流淌,低语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莫泊桑率先打破了静默:“普鲁士人的炮声……上帝啊,那些声音!它们不是从远方传来,而是像铁锤直接砸在你的头骨上。

在夏隆……我们像被驱赶的羊群,建制全乱了,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连队……

撤退?那简直是地狱的游行!泥泞,雨水,饥饿……”

莫泊桑自己就以士兵的身份参与过普法战争,所以感受尤为深刻。

同样曾经在普法战争期间参军的于斯曼也开口了,语调阴郁而倦怠:“我,大部分时间在后方……在所谓的‘战地医院’里。

上帝宽恕我——那地方比前线更像屠宰场,只是更慢、更痛苦。

溃烂的伤口散发着腐臭,蛆虫在绷带下狂欢,伤兵在锯腿时的嚎叫……

还有那些官僚!那些蠢货!他们能把一车药品送到错误的地方三次!战争……把人变成了牲口……”

保尔·阿莱克西年轻的面孔上也浮现出愤慨:“我在巴黎,经历了围城。先生们,你们能想象吗?剧院里还在上演喜剧,而城墙外炮声隆隆!

那些囤积居奇的奸商,那些趁机作乱的流氓……战争剥下了所有的伪装,露出的是最赤裸的贪婪和自私。”

昂利·塞阿尔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全是讥诮:“看看我们的将军们吧!色当战役前,那些夸夸其谈的战术,那些愚蠢的决策……

把整整一支大军送进了包围圈。然后呢?投降!皇帝都成了俘虏!”

李昂·埃尼克听完以后叹了口气:“我只记得那时候到处都是流言,比普鲁士人的炮弹飞得还快。

先是胜利的谣言,让人群瞬间沸腾;下一刻,溃败的消息又让整个街区陷入死寂。

希望升起,破灭,再升起……把人折磨得筋疲力尽。”

左拉听着朋友们的讲述,仿佛又看到十年前的硝烟。

“朋友们,”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些记忆,这些痛苦,这些荒谬……它们不应该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它们需要被书写,被呈现,用我们各自的笔!”

他环视众人,目光如炬:“我提议!我们每人围绕这场战争——无论是溃败的战场、被蹂躏的乡村、饥饿的围城——

讲一个故事,一个短故事就好,真实,尖锐,直刺人心!”

这个提议如同投入干柴的火星,瞬间点燃了创作激情。

莱昂纳尔打趣了一句:“哈,短篇?是不是因为伊万(屠格涅夫)不在这里,您才有了这个想法。”

左拉也笑了起来:“也许是吧……说起来,我们当中短篇写得最好的就数他——当然还有阿尔丰斯(都德)。”

保尔·阿西莱克则有自己的评价:“阿尔丰斯的很巧妙、很精炼,但是力量上就不如伊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