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为袁绍檄豫州》(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刘备思索时,却忽然有袁绍使者来寻刘备,说是袁绍有请。

自从刘备来到冀州后,就一直受到袁绍礼遇。

不但给予刘备钱财、衣帛,还补充了刘备兵马,使得刘备麾下兵马再次恢复到了数千规模。

除了刘邈,刘备不相信这世上会有人无缘无故对自己这般友好。

而且即便是刘邈,也是为了扶持刘备,以匡扶汉室。

故此刘备早就猜测,袁绍将来,怕是会对自己有所要求。

而这一天,也是如约而至。

“玄德,且看这篇檄文写的如何?”

袁绍的中堂内,并非只有刘备一人。

审配、郭图、逄纪、陈琳,早已是群贤毕至。

如今袁绍给刘备展示的,便是陈琳写作的一篇文章——

《为袁绍檄豫州》!

全文洋洋洒洒,文采飞扬,可谓佳作!

一句“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便将袁绍讨伐曹操的行为掩上了大义。

后文更是对曹操进行了全方位的抨击!单从这檄文来看,曹操简直就是坏的流脓!便是赵高、董卓来了,都比不上曹操一根脚指头!

即便是曹操曾经有讨董的功绩,也被陈琳写成了“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说是曹操没有谋略,害的联军损兵折将……

不得不说,袁绍与曹操,到底之前是至交好友。

若不是挚友,袁绍如何能写出曹操这么多事情来?并且刀刀砍在曹操最柔软在意的地方?

至少,刘备觉得若是将曹操换成自己,自己是绝对承受不来这檄文如此恶毒的谩骂的!

不过刘备看重的倒不是这些。

而是这檄文最开篇的一句话——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

虽然这篇檄文是袁绍命令陈琳来写的,但陈琳却是假借刘备之口来完成了檄文的开篇!

衣带诏事件后,刘备如今就成了汉室的忠臣,是天子信任的汉室宗亲。

借用刘备,借用天子的那封衣带血诏作为大义,才是袁绍真正的目的!

袁绍待刘备看完,还关切的询问了一句:“玄德以为,此檄文写的如何?”

刘备知道,袁绍这是要将他当枪去使!

看似是在问这檄文写的怎么样,实则却是在问同不同意这篇檄文以他刘备的名义发出去,号召天下一同反曹。

刘备又看了一遍檄文,终于是双手呈上:“孔璋(陈琳)之文,字字珠玑,斐然成章,自然极佳!”

“曹操身为汉贼,合该以此檄文,召天下群雄讨伐!”

刘备虽然知道袁绍是在将他当枪使。

但他,同样也愿意成为袁绍刺向曹操的利刃!

只要能够匡扶汉室,他刘备同样也愿意不惜一切代价!

“哈哈哈!善!”

陈琳听到刘备称赞自己的文章,自然也是极其高兴!

“不过——”

一句“不过”,让陈琳的笑声戛然而止。

刘备指着文章后半部分:“孔璋此处,有失偏彼。”

陈琳上前查看,才发现是一段他编排刘邈的段落。

刘邈如今明显是曹操的盟友,既然是征伐曹操,那肯定也要将刘邈也带着骂上几句。

而且前有琅琊之约,后有河东之败,袁军上下对刘邈的观感实在好不到哪里去,故此便也加上这些话。

刘备认真对陈琳说道:“当时卫将军董承在接到天子衣带诏后,不但联络了我等,更是与仲山商议,以作外援!”

“故此,仲山也应该是汉室忠臣!怎么能够在檄文中以“汉贼”称呼他呢?”

“而且之前天子与公卿困居于雒阳时,正是仲山派遣鲁子敬前往帝都,奉以酬金,令朝廷安顿,难道河北群臣,竟是没有听到这件事情吗?”

“我在许昌时,常常听到天子怀念仲山,口称“皇叔”,以为若刘骠骑在身边,朝廷何止衰败至此的话!故此孔璋实在不该诋毁仲山啊!”

陈琳反驳道:“但刘邈于琅琊、关中、河东三番五次动用兵戈!助纣为虐!这难道是一名汉室忠臣应该做的事情吗?”

刘备则斥责陈琳:“就算如此,仲山不过也是犯了遇人不淑,受曹操蛊惑的小错,哪里能像孔璋在檄文中写的那样成了汉贼呢?”

“你!”

“孔璋!”

陈琳还想和刘备理论,却被袁绍叫住。

袁绍面色红润,笑容依旧是那般令人如沐春风。

“玄德说的不错。”

“刘仲山,毕竟是琅琊孝王之后,是当今天子的皇叔。不能因此将其贬为汉贼……毕竟那曹孟德言语狡诈,擅长蛊惑人心,想必刘仲山也是受了他的蒙蔽吧?”

陈琳还想据理力争,却看到袁绍朝他摇头。

中原的重要性,毫无疑问要超过荆州、扬州。

而如今的当务之急,也是击败曹操,夺取中原,迎回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