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续1新政风波与人心试探(1 / 2)
尽管在朝堂上毛草灵说服了皇帝批准兴办学校的计划,但兴办学校这件事在民间同样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一些守旧的百姓认为,孩子就应该按照传统方式在家中接受教育,去学校读书是多此一举,而且他们对新的课程设置也充满了疑虑。
毛草灵决定深入民间,亲自向百姓们宣传兴办学校的好处。她带着宫女和侍卫,来到了京城附近的一个村庄。村庄里的百姓们看到毛草灵一行人,都感到十分惊讶,纷纷围拢过来。
毛草灵微笑着对大家说道:“乡亲们,我知道大家对兴办学校这件事有很多疑问。我今天来,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学校里不仅会教孩子们儒家经典,还会教算术、天文地理等知识。这些知识可以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将来有更多的谋生手段。”
一位老者皱着眉头说道:“娘娘,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孩子在家跟着长辈学种地、做工就好了,学那些没用的东西干啥?”
毛草灵耐心地解释道:“大爷,时代不同了。现在国家要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孩子们学会了算术,以后做生意就不会吃亏;懂了天文地理,说不定还能成为出色的商人或者工匠。而且,学校里还会教诗词歌赋,让孩子们变得更有文化。”
其他百姓听了,也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觉得毛草灵说得有道理,但也有人还是心存疑虑。
这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站出来说道:“娘娘,我倒是觉得您说得对。我一直想多学些知识,可家里没有条件。要是真有这样的学校,我第一个把孩子送进去。”
毛草灵听了,十分欣慰,她说道:“这位兄弟说得好。只要大家愿意把孩子送来学校,我保证他们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而且,学校还会提供免费的书本和文具。”
在毛草灵的努力宣传下,村庄里的百姓们逐渐开始接受兴办学校的想法。一些家长表示愿意先让孩子去试试。
然而,就在毛草灵在民间积极宣传的时候,朝堂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些一直反对新政的保守大臣们,联合起来向皇帝弹劾毛草灵,说她擅自离开皇宫,在民间煽动百姓,有谋反之心。
皇帝看到弹劾奏章后,心中十分不悦。他知道毛草灵是为了国家好,但面对大臣们的联名弹劾,他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皇帝将毛草灵召回皇宫,质问她:“爱妃,你为何擅自离宫去民间宣传?如今大臣们弹劾你谋反,这让朕如何是好?”
毛草灵心中一惊,但她很快镇定下来,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臣妾离宫去民间宣传,是为了让百姓们了解兴办学校的好处,让新政能够顺利推行。臣妾对陛下、对国家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心。那些大臣不过是因为反对新政,才故意诬陷臣妾。”
皇帝听了毛草灵的解释,心中的疑虑消除了一些。但他还是有些担心地说道:“爱妃,你以后行事还是要谨慎些。如今新政推行不易,不要给那些大臣留下把柄。”
毛草灵点头道:“陛下放心,臣妾以后会注意的。但兴办学校之事,还望陛下能坚定支持。”
皇帝说道:“朕自然会支持。但你也要想办法平息大臣们的怒火,不要让朝堂上再起风波。”
毛草灵思考了一番,决定邀请那些反对兴办学校的大臣们到试点学校去参观。她相信,只有让他们亲眼看到学校的好处,才能改变他们的态度。
毛草灵向皇帝提出了这个想法,皇帝觉得可行,便下令让那些大臣们一同前往试点学校。
这一日,大臣们来到了试点学校。学校里书声琅琅,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老师们耐心地讲解着知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一位大臣惊讶地说道:“没想到孩子们在这里学得这么认真,这和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大不相同啊。”
毛草灵笑着介绍道:“各位大人,这里的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多样,可以让孩子们全面发展。而且,老师们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参观完教室后,毛草灵又带大臣们来到了实验室。这里摆放着各种实验器具,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一位年轻的大臣好奇地问道:“娘娘,这些实验有什么用呢?”
毛草灵解释道:“大人,这些实验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实验,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将来也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大臣们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参观结束后,毛草灵在学校里设宴招待大臣们。在宴会上,她诚恳地说道:“各位大人,兴办学校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希望大家能摒弃成见,支持学校的建设。”
一位原本反对最激烈的老臣站起来说道:“娘娘,今日参观让老夫大开眼界。老夫之前确实目光短浅,误解了娘娘的一番苦心。老夫愿意支持兴办学校。”
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娘娘,我们也看到了学校的好处,愿意支持新政。”
毛草灵心中十分高兴,她举杯说道:“感谢各位大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一起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经过这次参观,兴办学校的计划得到了更多大臣的支持。学校的建设也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展开。
然而,就在学校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毛草灵却收到了一个坏消息。负责学校建设的官员中,有人贪污了建设经费,导致部分学校的建设进度缓慢,质量也出现了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