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他们到底派来了多少...”(2 / 2)
士兵们踉跄着稳住身形,抬头望去时,所有人都僵在了原地
只见一位穿戴重甲的“巨人”,像是闪现般出现在了街道中央。
街道中央的“巨人”缓缓直起身躯,终结者装甲的伺服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超过两米半的身高在动力装甲的加持下更显压迫,胸甲上蚀刻的食人鲨撕咬战舰图案,于警报灯下泛着血色的光泽。
头盔侧面装饰的鲨鱼利齿和颅骨徽记,随着“巨人”的动作微微晃动,每一次金属碰撞声都像是死神的低语。
装甲关节处似乎还有早已干涸、但未清理的血迹。
“我的老天爷啊”
一名年轻士兵双腿发软,手中的步枪“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其瞳孔剧烈收缩,战术目镜的生物扫描系统疯狂闪烁着「威胁等级:无法测算」的红色警告,面罩内侧的生理监测显示他的心率已经突破160,肾上腺素水平达到了危险阈值。
而一个愣头青的食指还扣在扳机上,步枪的校准系统刚刚亮起蓝光——
嘡——!
爆矢弹的轰鸣震碎了街道两侧残存的玻璃。
噗呲——!
那个年轻士兵的头颅如同西瓜般炸裂,红白相间的碎末呈放射状溅在身后同伴的装甲上。
飞溅的脑组织甚至粘在了五米外的路灯杆上,在红色警报灯的照射下呈现出诡异的粉紫色。
无头的尸体摇晃了两秒,颈部断裂处喷出的动脉血,在气压作用下形成了一道短暂的血雾,然后像断线的木偶般瘫软在地,机械骨骼的伺服系统还在无意识的抽搐着。
“所有人听令!立刻投降!!”
小队长的嘶吼几乎破了音,声带撕裂的疼痛让他的声音变得扭曲。
并且,队长的头盔内部屏幕上,还显示着在网络上流传、来自人类帝国的《战俘待遇条例》。
看样子,队长也在私底下经常浏览有关人类帝国的事宜。
????
年轻士兵们呆若木鸡。
一分钟前还在强调军纪的队长,此刻正以最标准的姿势将武器甩到三米开外,双臂高高举起。
向来油滑的老兵动作更快,不仅扔了枪,还迅速解除了机械骨骼的武器锁定系统,甚至主动弹开了胸前的装甲板,露出里面毫无防护的制服。
“照做!快!”
老油条踹了一脚身旁发愣的新兵,力道之大在对方的装甲上留下明显的凹痕,“想活命就他妈照做!”
金属碰撞声接连响起,数秒内,整支小队的武器全部被丢弃在地上。
士兵们保持着举手姿势,机械骨骼的关节锁死装置发出“咔嗒”的确认音,这是UED机械骨骼和动力甲特有的投降模式。
“.”
巨人,或者说食人鲨老兵的面甲转向这群投降的士兵,猩红的目镜扫过每个人的生命体征。
并联爆矢枪的枪口还冒着缕缕青烟,弹壳落地的清脆声响在死寂的街道上格外刺耳。
他没有继续开火,而是用动力爪指了指地面上的尸体,头盔外放传出带着金属质感的话语:
“明智的选择,记住这个教训,下次犹豫的时间会更短。”
看样子,食人鲨就算再残暴,也不会轻易屠戮选择举手投降的人类同胞。
咚、咚、咚——
沉重的脚步声逐渐远去。
终结者装甲的磁力靴在路面上留下三厘米深的凹痕,每一步都伴随着伺服系统轻微的嗡鸣。
“呼”
直到那个死亡化身的身影消失在街道拐角处升腾的硝烟中,小队长这才敢解除机械骨骼的固定模式、放下手臂。
他的头盔屏幕显示心率高达152。
“队队长?”一个士兵声音发抖,面罩内侧结满了水雾,“我们.现在怎么办?”
而老油条率先行动起来,麻利的捡起武器却刻意没有重新上膛。
他检查了下步枪的读数,确认武器仍处于安全状态后,将其挂回了背后的磁吸锁扣:
“按照我们的第17条修正案,在确认敌方接受投降后,战俘应留在原地等待收容。”
他瞥了眼地上的无头尸体,还用装甲靴尖踢了踢还在抽搐的机械臂,“那小子活该,没看见人家肩甲上的爪痕吗?网上流言不是说,那群巨人就是对抗最危险敌人的阿斯塔特,他居然还想着正面硬钢?”
“呼嘶.”
小队长又深吸一口气,打开公共频道时,发现通讯系统已经被切换到了另一个频道。
队长犹豫片刻,还是按照新出现的操作提示按下了发送键:“这里是第七巡逻队,我们.遭遇敌方的.超级士兵,选择放弃抵抗,重复,已按规程解除武装。”
他的声音在颤抖,但每个字都说得异常清晰,仿佛在背诵训练手册上的标准流程。
频道里一片寂静,只有细微的电流杂音。
十多秒后,断断续续的回应陆续传来——
“第第三防卫组.同样投降”、
“东区哨塔放弃抵抗.”、
“货运平台守军请求指示.”.
嘡——嘡嘡——!
远处又传来几声爆矢枪特有的轰鸣,但间隔越来越长,偶尔夹杂着等离子武器过载的尖啸和建筑倒塌的闷响。
显然,越来越多的UED部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面对根本无法战胜的敌人,生存的本能,对人类帝国和祖国人的恐惧,以及UED的亏待,令他们彻底放弃了抵抗。
咚.咚.
突然,地面开始有规律的震颤。
那不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而是某种数吨重的机械运转时特有的低频震动。
只见街道尽头的拐角处,一个同样装束的钢铁巨人正迈着步伐向这边推进,并且那位战士肩甲上装饰着金色的鲨鱼鳍状突起,没有展开等离子力场的动力爪上还滴落着新鲜的血液。
“老天啊.”老油条喃喃自语,这次他刻意没有关闭外部扬声器,“他们到底派来了多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