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秀菊(2 / 2)
“茹丫头,在老宅再怎么样也有口饭吃,可现在....”李秀菊道。
“婶子你放心好了,咱们有手有脚饿不死。”子茹弯腰打开篮子的盖。“你看,这是我接的活计。”
子茹将成品和裁剪好的半成品递给她。道:“这种叫口罩每个给二文工钱,要做300个,头罩三文,衣罩二十文,各做50个。还要放在干净的锅里煮过,放在太阳下晒干。两天后交货,婶子可有兴趣做?”
“这高的工钱?这种做10个就200文。”秀菊婶接过细看。“活计也简单,这样的好事上那找,婶子做。”秀菊爽快答应。又问陈婆婆:“娘,你看一天能做好不?“
“可以,这活计简单,一天做完一天晾晒刚好。”陈奶翻看着口罩道。
“太好了秀菊婶子,这次活计比较赶,你再帮我找几个女红好的婶子做吧。”子茹高兴道。
“桂枝和徐大娘女红好,待会我叫她俩。你陈婆婆年轻时在裁缝铺干过,你黑妞姐的手艺也是她奶教的,加上我人手就够了。”
“嘻嘻,我娘亲说了,婆婆的女红是全村最好呢,找婆婆做最是放心。”子茹笑嘻嘻道。”这里是100个半成品,那些布一会得让黑蛋哥去咱家挑来。“
“哟,娘,你看这丫头早算计好呢。”秀菊点了下子茹的头。
几人都吃吃笑。
又说笑一会,子茹和黑蛋一起出了院门又分开,黑蛋直接去后山房拿布,子茹去找杨大柱。分家了,她第一时间先要修改卧室和修建厕所浴室。杨大柱带着子茹到他三叔杨永安家,杨永安和三个儿子都是盖房工匠。
子茹拿出图纸给他们看,在靠厨西面的房里砌一张火炕,火炕中间用木板隔开,分内外两间。厕所浴室建在厨房东面,砌青砖瓦顶。
这朝代还没出现火炕,子茹解说与砌炉灶的原理一样,炉膛开在厨房那边。杨永安父子一听就明了。接着又解说现代的蹲厕瓦管粪缸等,这些东西要在瓦窑订制。
包工包料最后定价二两银子,子茹给了一两做定金。
杨永安做事干练,盖厕所不象盖住房要择吉日动土,即指派大儿子去瓦窑拉瓦和订制物品。自己带着两儿子三个大孙子扛着工具跟子茹回家挖地基。
下午子茹和智聪提着两只鸡和三十只蛋到村头周大夫家答谢。周大夫是走难来的外来户,后娶了杨家姑娘,生有一子三女。儿子一家在镇上开了一间扎灯笼卖的小店铺,一家都在镇上住。兄妹两到时杨大娘正在院子晒草药,周大夫又出诊去了,敞大的院子只两老人住显得格外冷青。杨大娘热情招呼兄妹俩,又说拿糖果又斟茶。子茹忙阻止,这是人家客气话那能当真。站在院子闲扯了几句家常,两兄妹就告辞回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