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牛刀小试(2 / 2)

加入书签

从老板摆货的样子,陆东就知道这人只把倒卖国库券当成副业,料定不会有那么多小想法,道:“我大量收,七折。”

老板这才抬头看了眼陆东,道:“小伙子,你有好多钱?”

“你有多少国库券?”

“我这里不多,但是这附近卖国库券的人我认识不少,你要是能收一千元的,我这里不够,可以喊人来。”

“我要三千元的。”

“你真有那么多钱?”小卖铺老板不信陆东这个看上去只有二十岁的年轻人,能一下子拿出他近一年的利润。

“你有多少,我先买。”陆东虽然长相年轻,毕竟心智已有三十多岁,加上他出了校门,不用再刻意伪装,不论是眼神,还是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干练。

老板迟疑了一下,打开柜子,从钱盒里拿出一沓国库券,道:“这里七百八十块。”

陆东心算了一下,把钱递过去,道:“7折就是546元,你数数。”

老板核对无误后,道:“你等一会,我这就去找人。”说完,回头对一个年仅十岁的小男孩,道:“你看好店,我一下就回来。”

正因为陆东见着店里有小孩,他才放心大量收购,因为自古以来虎毒不食子,小孩在店里,又是人来人往的广场上,安全性很高。

没几时,小卖部的老板领着三男一女走了过来。在小卖部,陆东总共收到3400元。

就这样,直到下午两点半,陆东把除了火车票剩下的所有钱都换成了国库券。他提着编织袋,来到一个商场里,进了带门的试衣间,锁好门,把国库券按面额叠好,再用棉线捆紧,放进小布袋后,牢牢困在腰间。

两万块的国库券不算重,陆东估量了一下,大概五斤左右。

离去申城的火车到站还有两个多小时,陆东身怀巨资,不敢四处走,他来到火车站的候车厅,找了一个离警亭最近的地方坐着。回想起今天早上收国库券的场面,不由感叹,这真是太疯狂了。自己活了三十多年,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

那些人以为六折收、七折卖就赚钱,要是知道去到申城,可以将近1.1倍卖,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信息,就是金钱。”陆东坐在前往申城的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发呆,从国庆到现在,陆东一个星期七天,有六天是在火车上度过的。经过十三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申城。

申城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十年后,更会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19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申城自然最先迈出改革的步子。要想成为世界的中心,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更要有历史沉淀。虽然南方的特区鹏城飞速发展,但想要取代申城的地位是绝无可能。在申城,所有的经济政策,变革方案,都能最先成为现实,是敢于冒险淘金人的沃土。

此时的陆东,充其量就是个没上正道的投机者。

他下了火车,站在申城的沃土上,并没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只是申城的方言实在难懂,陆东捧着地图,问了大半天,才分辨清楚方向。

文化广场位于申城的中心位置,此地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广场东面不到五百米处,就是中国银行申城分行。陆东大步冲了进去,门口保安拦住他,道:“你要办什么事?”

陆东抬头扫了眼银行公示栏,上面标注着今日国库券的收购价是106元,心里已经有了底道:“我要卖国库券。”

保安指着一处柜台,道:“去那排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